徐峥自导自演电影《逆行人生》杀青
46 2025-04-05 16:20:48
2020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赛道迎来一波结构性牛市行情,行情火爆。
当这些问题被提到一个更关键的位置,就会被更快的解决。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中国折合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在39.4GW左右。
对于光伏企业而言,这既是大方向的长期利好,又是具有确定性的增长空间。据国家能源局及光伏协会消息,预计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5年)国内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乐观预计将达到90吉瓦。而在此之前,2010年的隆基股份还在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同比2009年增长115.9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04.88%,到了2011年,增速就骤然放缓。随着碳中和与能源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尤其是近期浙江由于未能完成节能减排计划进行的限电,更使得市场意识到了国家能源转型的决心。高瓴接手股份之前,即便是行业龙头隆基股份,在2019、2020年连续高成长的情况下,动态市盈率也仅有30倍左右。
相比商业模式简单的白酒、消费,或者大众认知度更高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光伏在很长时间里,都称不上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不仅有超长且缓慢的发展周期,还要被复杂的国际供需关系、政策变化调整所影响。今年6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远超市场预期的光伏竞价补贴结果总支持装机容量达25.97GW,大大超出市场原先预计的20GW,平均补贴强度降低了3.3分钱。7、加快智能光伏创新升级,推动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牧业、建筑等融合发展,拓展光伏发电互补应用新空间,形成广泛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新模式。
加大重要能源领域和新兴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在天然气管网未覆盖的地区推进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供应网点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供能条件。坚持清洁高效原则发展火电。发展先进采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稳定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东部老油田产量。
制定能源技术创新规划和《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能源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和技术路线图。制定财政、价格等支持政策,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的能源国际合作,在联合研究发布报告、成立机构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与各国一道,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努力实现更加普惠、包容、均衡、平等的发展,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繁荣、宜居的世界。构建绿色金融正向激励体系,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清洁能源。2016年至2019年,农网改造升级总投资达8300亿元,农村平均停电时间降低至15小时左右,农村居民用电条件明显改善。
加强节能执法监督,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法问责,确保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有效落实。2016年至2019年,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9亿吨/年以上。加快天然气支线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管网覆盖范围。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中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努力推动本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各国一道寻求加快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二)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总体思路,稳步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竞争性环节价格,促进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引导资源配置;严格政府定价成本监审,推进科学合理定价。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理顺能源监管职责关系,逐步实现电力监管向综合能源监管转型。推动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开展电化学储能等调峰试点。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将法治贯穿于能源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全过程。协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清洁美丽世界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行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市场化机制,引导节约、有序、合理用电。覆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能源治理机制基本形成。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能力持续提高,低渗原油及稠油高效开发、新一代复合化学驱等技术世界领先,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成功。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快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一)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
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煤炭生产运输协同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电力安全稳定运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发展煤炭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技术,大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8%,掌握煤制油气产业化技术。
深化能源放管服改革,减少中央政府层面能源项目核准,将部分能源项目审批核准权限下放地方,取消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能源项目审批。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
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清洁的煤炭工业体系。2、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等能源扶贫工程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进行能源开发项目布局,实施能源惠民工程,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截至2019年底,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约31%,比2016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北方农村地区累计完成散煤替代约2300万户,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累计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约1800万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能源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高标准能源市场体系。
推动建设现代化煤炭市场体系,发展动力煤、炼焦煤、原油期货交易和天然气现货交易。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进天然气高效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推进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国家。通过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撑。
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和德国等国家支持下,中国着眼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通过经验分享、技术交流、项目对接等方式,同相关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城市示范等领域开展广泛而持续的双多边合作。2012年至2019年,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
实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底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有序推进流域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合理控制中小水电开发。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监管公平公正性。
2017年以来,每年新增天然气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完善天然气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区域,提高民生用气保障能力。(四)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中国把推进能源绿色发展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
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建立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不断刷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